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投资指南】惠州工业园

admin8个月前 (09-27)惠州产业信息32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广东惠州工业园区的前身是惠州数码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8日设立,是惠州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控制总面积30平方公里。首期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一期2.5平方公里的招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二期3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整及招商的前期准备工作。从2003年起,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惠州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广东省民营科技园”、“惠州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四块金牌。

  园区主要以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部件、精密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支柱产业。

  航天科技(惠州)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为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形成仲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特制订本优惠政策。

  本政策的优惠对象是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内注册成立或增资建设、并且纳税关系在仲恺高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LED、平板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装备等产业。

  成立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和园区、各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惠州仲恺高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统筹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经济发展局,负责日常工作,由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本政策涉及的仲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所有缴交市级规费,由高新区各有关部门帮助争取按蕞低标准收取;高新区所有行政事业性规费能免则免,不能免收的减半收取或按蕞低标准收取;高新区各类中介服务性收费一律按蕞低标准收取。

  本政策涉及的仲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由高新区统一调剂安排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用地需求。优先协助新办企业办理用水、用电报装手续,水费、电费执行高新区蕞低价格标准,并优先保证企业用水、用电,如有报漏,及时抢修。新办企业的消防工程、环保审批等,允许企业自行选择已注册登记并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评估,工程竣工后由相关部门验收。

  高新区每年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内容为第七至第十条的具体规定。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公共研发平台,分别给予l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鼓励引进国内外研发实验室落户仲恺高新区,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给予100万元、80万元奖励。

  奖励对本政策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企业投资者、创新型领军人才(团队)、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有博士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高新区每年评选出10名个人和5个创新团队作为奖励对象,每人奖励5万元、每个团队奖励20万元。

  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或项目到仲恺高新区投资的单位或个人(高新区有招商职能的部门工作人员除外),按实际到位资金0.5--1亿美元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l-3亿美元的,一次性奖励l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亿美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

  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组织和协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经费、政策等支持。对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的企业,高新区分别按l:1、1:0.5的比例给予资金配套。

  属于GaN、AI新型衬底材料、芯片级系统集成、交流LED(AC-LED)芯片等新建投资项目,投资规模l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5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每年按20-4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优先支持功率型LED封装设备和材料、新型高效白光LED等封装投资项目,投资规模l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头部至二年按30%、第三至五年按l5%的比例由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重点发展室内照明光源、大功率LED路灯、汽车灯具、大尺寸LED液晶背光源、大规模模块和显示屏、彩屏幕墙、太阳能LED应用产品等中高档产品,对该领域的投资项目且创税l000万元以上的,自创税之日起,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头部年按20%、第二至三年按l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对一次性购置LED外延片生产用全新MOCVD设备(规格:蓝绿光MOCVD31片机及以上,红黄光MOCVD38

  片机及以上)3台以上(含3台)的新增或扩建投资项目由高新区财政给予资金补贴。蓝绿光MOCVD补贴资金800万元/台,红黄光MOCVD补贴资金500万元/台。对实现MOCVD设备国产化的,补贴标准提高50%。

  高新区市政公共照明建设和改造工程,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LED产品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高新区LED企业的产品。对高新区辖区内原有公共场所包括路灯、景观灯、学校和政府办公用灯等逐步换成LED灯具的,给予10-20%的由区财政资金补贴。

  大力扶持平板显示背光模组(背光源、冷阴极灯、导光板)、IC驱动电路、偏光片、IT0玻璃、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光刻胶及辅助化学品等研发生产项目,投资规模l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头部至二年按30%、第三年按l5%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重点引进国内外行业内前l0名的LCD驱动IC企业、LCD背光模组企业、LCD彩色滤光片企业和LCE、OLED面板企业。自企业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2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重点培育和扶持8.5代以上(包含8.5代)面板生产线,支持其增资扩产,形成规模效应。鼓励发展42英寸以上PDP显示屏、驱动电路及模块,实现PDP电视和OLED等新一代显示器件及模块的批量生产,促进液晶应用整机发展。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自该企业创税之日起,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头部年按20%、第二年按l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重点支持TCL液晶产业园建设,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创税l000万元以上的园内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予以重点扶持。

  第五章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网络设备制造商,促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上游产业发展。符合上述范畴的新建投资项目,投资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头部至二年按20%、第三年按l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对属于移动运营、内容服务、系统集成、终端制造等领域新建项目投资额达到l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1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技术产品和应用纳入高新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依法实施财政性资金优先购买政策。

  重点发展手机产业,完善手机产业链。对集成电路设计、主板元器件、芯片、射频功率、手机方案设计等新建投资项目,投资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1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引进或培育主板级设计专业公司、嵌入式软件商、内容提供商等企业,企业投产后,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2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属于各种液压件、密封件、气动元件、传感器、控制泵阀、精密大型专用轴承、模具等基础零部件领域的新建投资项目。投资规模l亿美元以上的,自该项目创税之日起,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l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从2010年起,支持开发电子制造装备、数字视听制造装备、新能源制造装备、新材料制造装备、节能环保制造装备等领域中高档次产品。对该领域且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10%-2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鼓励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和配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等领域投资项目,对属于该领域且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自创税之日起,3年内,所创地方税收高新区留成部分按10%-30%的比例由区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发展。

  第七章 优惠资金审核、来源和分担

  本政策涉及的由高新区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拨付和财政扶持资金的,由第三条成立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资金扶持申报的流程和申报材料格式,并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次审核,审核结果上报领导小组二次核准后,给予相应资金拨付。

  本政策第六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和第十四条MOCVD补贴资金,由高新区财政统筹解决,并争取市财政每年在高新区税收收益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补贴。

  除第二十九条外,其他奖励或补贴优惠,按照项目或企业落户的园区、镇(街道),在项目或企业投产后产生的税收收益中属地方留成部分由高新区与落户的园区、镇(街道)财政按比例承担。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内注册成立或增资建设、并且纳税关系在仲恺高新区的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现代信息服务等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参照本政策给予相应的优惠。

  本政策自颁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到2015年12月31日。原来颁发的有关政策与本政策有抵触的,以本政策为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因国家税费政策调整,按调整后的政策执行,本政策将作出相应修改。

  本政策由惠州仲恺高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经济带网()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

  ---资本合作 ---授权合作 ---产品合作

  ---技术合作 ---数据合作 ---市场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惠州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县一园”撑起万亿产业集群

“一县一园”撑起万亿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主引擎。广东将推动“一县一园”建设,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每个县域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   当前,惠州持续用力打造“3+7”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7个县(区)打造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千亿级工业园区。力争到2025年,三个国家级园区工业总产值合计...

【惠州仲恺工业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惠州仲恺工业园】地址电话路线地图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码工业园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金达路与华泰南路交汇处附近西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里,在哪儿):惠州市惠城区惠环街道仲恺大道446号附近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园洲工业园   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

中国银行惠州工业园支行

中国银行惠州工业园支行

  信用卡频道银行网点查询广东中国银行网点   广东省惠州工业园区1号综合楼首层商铺   中国银行惠州工业园支行周边网点   广东省惠州工业园区1号综合楼首层商铺   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龙国道26-36号   广东省清远市新城银泉路假日豪苑逸雅居一栋首层   人民二路凤城世家商业...

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提速 落地项目134宗 总投资1685亿元

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提速 落地项目134宗 总投资1685亿元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5月18日,据由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省商务厅、惠州市政府主办的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环境推介会消息,中韩(惠州)产业园优累计落地项目134宗,总投资1685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400亿元,其中91宗已供地、79宗已动工、7宗已投产,今年还将投产15宗。   中韩(惠...

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已供地项目128宗 动工项目114宗

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已供地项目128宗 动工项目114宗

  4月7日,惠州本地媒体报道,截至目前,中韩(惠州)产业园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65宗,计划总投资约190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3089亿元;累计已供地项目128宗,动工项目114宗,竣工或投(试)产项目32宗。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201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江苏盐城、山东烟台、广东惠州三地设立中韩产业园,明确将中韩产业园打造成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和高端产业...

串联园区周边“产业路”推动产业强镇“发展路”

串联园区周边“产业路”推动产业强镇“发展路”

  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新建道路总长8.89公里。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朱丽婷 通讯员李文斯 朱强)1月11日上午,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杨村)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通车仪式在杨村镇举行。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自力,县领导王玉添、蔡博润等出席活动。   作为博罗县重点项目之一,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

五城联动记者大亚湾畔感受深惠产业深度融合

五城联动记者大亚湾畔感受深惠产业深度融合

  大亚湾畔,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三期、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建设,一座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正在崛起……顺着赣深高铁的走向,12月2日,“五城耀粤赣 融抱大湾区”采访团走进惠阳、大亚湾、惠东,参观全国唯一的叶挺纪念馆、全国唯一的海龟湾,沿途采访石化区、惠州港,并在有着“东方的马尔代夫”之称的双月湾流连忘返。其间,惠州大力融湾融深,构建石化产业为主导的“2+1”现代产业集群,给记者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