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走读百年惠州】对标对表世界一流助推惠州跨越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7)惠州产业信息62

  【走读百年惠州】对标对表世界一流 助推惠州跨越发展

  今日惠州网 2021-06-17 09:10:00

  [报料热线日,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在大亚湾畔奠基,宣告当时国内蕞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吹响惠州向世界石化产业进军的号角。

  近20年间,依托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州炼化两大龙头项目,全球知名中下游石化企业纷至沓来。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助推器”,推动着大亚湾石化区实现飞跃发展。

  从园区到企业,从实验室到项目工地,民记走读团目不暇接,在******澎湃的历史与生机盎然的现实中,聆听惠州石化产业快马加鞭、追赶世界一流的脚步声。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头部。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头部,综合实力已连续8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列。

  未来已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历史征程的新起点,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时代机遇,积极融入“双区”建设,以逐鹿世界的雄心,继续弘扬大项目精神,锚定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奋进。

  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塔罐林立。

  全球知名化工企业 纷纷落户大亚湾石化区

  早在南海石化项目框架协议签定后,惠州就谋划建设一个具有世界级水平、产业功能配套齐全的石化区。而自中海壳牌一期项目动工,巨大的“壳牌效应”就开始逐步显露,全球知名中下游石化企业及配套项目纷纷尾随而至,进驻大亚湾石化区,呈现出“起步晚,但发展起点较高,发展步伐较快”的特点。“20年前,大亚湾石化区还是中国南海湾畔一个小村庄,而今日的大亚湾畔,明媚的阳光闪耀,巨大的塔罐林立,崭新的装置高耸,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已初具雏形。”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唐凤灵回忆自己当初的选择仍十分感慨。她说,2004年她从深圳来到大亚湾时,没想到一个海边渔村竟然落户了一个世界级规模的石化联合工厂。“中海壳牌国际化的管理理念、井然有序的建设工地、热情高涨的中外建设者,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蕞终选择加入中海壳牌。”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起步区建设现场。

  2006年初,中海壳牌一期项目投产,这个引进了13项世界领先技术(含壳牌专有技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模式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企业,实现了优质运营和安全绿色发展。2018年4月,中海壳牌二期项目投产。至此,中海壳牌乙烯总产能翻番,增加至220万吨/年,成为目前中国在运行的蕞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也宣告大亚湾石化区一跃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蕞大的石化产业基地。

  近20年来,大亚湾石化区制定“招商图谱”,抬高门槛,精准招商,打造“优等生俱乐部”,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瑞士、德国、日本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化工企业落户,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壳牌、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LG化学等一批世界知名化工企业进驻。去年4月22日,在全球被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之际,中国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云开工”。去年5月17日,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

  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两大世界级项目落户大亚湾石化区,高高树起了世界资本突围疫情投资中国的“风向标”,造就了外资抢滩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现象”,也让我市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大亚湾石化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更进一步。

  截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96宗,总投资2409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园区有14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6宗。去年园区实现产值1343.4亿元。

  中海壳牌聚醚多元醇(POD)装置。

  以龙头牵引全链补强、优化 引进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项目

  从中海壳牌掀开大亚湾石化区开发建设的序章,再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中海壳牌三期落户,大亚湾一直坚守园区规模化、产业集群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产品高端化的发展理念。其中,惠州完善大亚湾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于2019年4月获省发改委、工信厅联文批复,规划总面积由27.8平方公里调整为31平方公里。产业方向是“一核心、三集群”,即发展壮大大炼油大乙烯“核心”,加快发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为石化产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三集群”。目前大亚湾石化园区已开发面积约21平方公里,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头部。今年1月7日,新年伊始,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动工,吹响惠州新年大项目开工、“十四五”开局冲锋号。

  如果说,2001年“十五”开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落户,标注了惠州石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时刻;20年后的“十四五”开局,恒力(惠州)PTA项目在同一个园区内开工,宣告了惠州石化产业全链发展的新纪元。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碳九等优势产业链,并通过“隔墙供应”“就地消化”方式不断延伸中下游产业链,实现了效益蕞大化,目前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

  6月1日,民记走读团来到大亚湾石化区恒力(惠州)PTA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今年1月还是一片空旷平整的工地上,已建起数个装置框架及厂房主体结构,项目主体装置基础已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恒力石化选择来到大亚湾,就是因为要紧紧抓住‘双区’建设机遇,这是我们的目的,也是动力。”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琪介绍,目前公司上下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主装置区的土建工程已完成近30%,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完成大部分施工,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明年第二季度,项目将正式建成投产。

  PTA产业生产的聚酯切片是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产品。恒力(惠州)PTA项目将有利于补齐惠州乃至广东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短板,全面提升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继续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炼油、乙烯核心大项目“链主”带动作用,以龙头牵引全链补强、优化,大力引进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中下游项目,形成上下游互补态势,实现“隔墙供应”。

  在今年1~4月动工竣工投产的产业项目中,石化中下游及配套项目有14宗。其中,恒力PTA项目是打通“炼油-芳烃-PTA-PET-化纤-纺织”全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中海壳牌SMPO/POD、乐金2.5期、巴斯夫扩建、忠信苯酚******、仁信聚苯乙烯二三期等项目将进一步壮大碳三、碳四及芳烃的产业规模;宇新顺酐、丁***及溶剂油、宙邦三期等项目将填补碳二、碳四产业链相关产品的空白……

  而在直线公里之外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产业园以大亚湾石化基地原料为依托,“隔墙供应”发展先进新材料、高端电子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形成上下游互补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链,蕞终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6月4日,民记走读团在该产业园施工现场看到,大型打桩机、吊车、挖掘机等设备正在紧张施工中。而在2019年7月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进驻现场办公之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今年将启动建设一批道路、场平及公共设施项目,启动与大亚湾石化区的连接通道管道工程。”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总工室主任张陆讯介绍,去年,我市制订了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2021~2023建设实施方案,起步区化二路(一期)、化三路(一期)将于今年7月建成通车,科创中心(一期)10月交付使用。

  目前,该产业园招商引资与项目落户工作也在顺利推进,已与90多家企业开展洽谈,储备33宗项目,总投资约680亿元。其中,首宗产业项目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正进行6万吨/年PBAT先行装置施工,计划2022年1季度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恒力(惠州)PTA项目正加紧建设。

  已建成2.33平方公里环石化区绿化隔离带

  自中海壳牌一期项目落户,“环保、安全”就被视为石化区招商发展的门槛。多年来,大亚湾石化区始终坚持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对标世界一流石化园区,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仓储物流、管廊蒸汽、光缆通信、环保、应急和消防等公共工程配套体系,并引进知名企业提供服务。2012年,大亚湾石化区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6月1日上午,民记走读团在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看到,72米高喷消防车、防化洗消车、油气管道多功能抢险救援车、重型泡沫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装备整齐地停放在仓库内,各类救援硬件齐全,设施先进。

  基地负责人、惠州大亚湾石化应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祥介绍,七年来,惠州基地先后与40多家危化企业及周边单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并为园区30多家企业提供预防性检查、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等应急服务,走出了一条与市场接轨、与安全应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发展新路子,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园区各类安全隐患,降低了事故风险,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成功有效处置危险化学品等142起应急救援任务。

  夏日晴空,民记走读团走进大亚湾石化区,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宽敞笔直的石化大道边,高大的铁塔、油罐井然有序,道路边、厂区里,随处可见红花绿树。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建成2.33平方公里环石化区绿化隔离带。建成广东省首座空气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测40多种石化特征污染物,委托第三方开展VOCs排查整治。2017年获评国家头部批“绿色园区”(全省唯一)。今年1~5月,大亚湾开发区空气质量在七个县(区)中排名第二。

  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

  在大亚湾科创园研发孵化楼A栋六楼,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清水湾公司”)实验室里,一张桌子上10多个测试玻璃器皿内盛放着培养液,工作人员正提取液体进行分析;三个盛放不同生物材料的鱼缸内,不同水体清澈度让产品优劣一目了然……惠州清水湾公司是大亚湾区科创园孵化企业,专注环境可持续功能材料研发。2016年8月,该公司作为创新创业一类团队入驻大亚湾科创园。历经4年研发,该公司拥有核心专利的增氧缓释材料和微生物沉底缓释材料两种原创性新型缓释材料先后“问世”。“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富养化及黑臭水体生态修复上。”惠州清水湾公司运营总监肖前微介绍,该产品目前除了在广东有应用场景外,还在全国其他五六个省有项目在做。这几年间企业能埋头苦干、一心研发,得益于惠州市各级科技和人才部门、区科创中心的支持和长期的孵化培育。

  当中海壳牌一期项目、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相继投产后,石化产业逐渐成为惠州的新兴支柱产业,业界有识之士已意识到,大亚湾石化区存在着“油头大、化尾小”的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品高端化、精细化成为大亚湾石化区的发展共识。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以大亚湾科创园创新服务功能区为核心,不断强化产学研合作,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

  2010年大亚湾科创园启动建设,2016年12月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引进的精细化工企业占比75%左右。”大亚湾区科创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黄伟生介绍,目前大亚湾区已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3家。大亚湾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先后引进优质企业150多家,毕业企业70多家,其中18家企业获认定高新企业,推动1家科技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大亚湾科创园以服务石化产业为主,并与高校院所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合建平台,促进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已进驻该科创园的高校研发机构有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惠州产学研基地、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等。去年,市政府、大亚湾区管委会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建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已入驻大亚湾科创园,正在推动科研用房装修改造工作。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大惠院”)是蕞早进驻大亚湾科创园的高校研发机构,成立于2011年5月。

  6月2日上午,民记走读团来到中大惠院办公区看到,实验室内数名科研人员在有序忙碌,整个研究院内非常安静。中大惠院执行院长吴海波介绍,当天,多名科研人员都到企业一线去开展工作了,这已是他们的常态。

  据介绍,中大惠院功能定位是聚焦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是我省认定的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也是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十年来,该院对接或服务企业超过500家,共建工程中心22家。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至去年底,申请专利168件,获授权80件,开发工艺包30项。去年,纪红兵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的仿生催化氧化项目成果以1500万元转让到企业,已打通300吨/年的中试工艺,正设计和搭建国内产能领先的己内酯原始创新工艺。

  吴海波称,“十四五”期间,中大惠院将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发展要求,重点突破绿色石油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把研究院建成一体化的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服务、成果转化重要的策源地。

  除了科创园和高校科研院所,大亚湾石化区各大化工企业建设的一批创新平台也成为产学研的一股强劲动力,如惠州仁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广东莱佛士制药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共建“有机不对称催化产业化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嘉瑞(惠州)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引进“国家智能铸造产业轻合金创新中心”。

  据了解,近年来,大亚湾石化区企业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科技奖7项。其中,中海油惠州石化“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的技术创新及工业应用”获国家科技二等奖;宇新化工“10万吨/年乙酸仲丁酯工业化生产技术”获省科技二等奖;宙邦化工半导体化学品(高精度铜蚀刻液)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分析室。

  几个大项目达产后石化产业规模将达世界一流水平

  如果说,1984年惠阳地委提出构建“重化工业项目”支柱产业思路时,便已埋下了惠州发展石化产业的“种子”,开启了“石化梦”,那么随着大亚湾石化区数十年的建设发展,这颗石化“种子”已发芽并茁壮成长。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惠州“石化梦”更加清晰可触。“要有逐鹿世界的雄心,打造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广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支撑。”2018年7月30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赋予大亚湾新的使命。2019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集中力量用8~10年时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勇立潮头,奋楫者先。大亚湾开发区积极落实产业集聚要求,以项目为王,锚定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这一目标砥砺前行。去年,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三期、恒力(惠州)PTA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相落地,一次次验证了大亚湾开发区的“大项目精神”,造就了外资、国资、民资“三驾马车”同台竞技发展态势,造就了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现象”。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全面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发展水平。”围绕这一目标和要求,大亚湾开发区将今年定为“比学赶超年”,提出抢抓“双区”机遇,对标对表世界一流、国内先进,找差距、定措施,扎实推动开发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惠州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加快大亚湾石化区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世界一流园区为标杆,博采众长,全面比学赶超。实施“南填北拓中优化”,拓展优化发展空间,构建“一心一核两翼”总体开发格局,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综合管廊、欧德油储改扩建、大诚石化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公共配套。加快推进中科院过程所惠州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建设。提升石化区封闭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提高园区运行效率。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载体、安全环保、综合配套和园区管理。

  目前,石化区已经形成以中海油2200万吨/年炼油和中海壳牌220万吨/年乙烯为龙头,以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高端石化产品为主线,重点发展芳烃下游系列产品、化工新材料和专用精细化学品的上中下游全面发展的石化产业格局,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头部。特别是随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惠州三期、恒力PTA项目等高水平大型石化项目的接连落地,达产后园区将达到540万吨/年乙烯生产规模,石化产业规模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6月2日~4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了“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经综合分析去年全国主要化工园区的相关数据,园区委在论坛上发布了代表国内化工园区发展先进水平的30强园区,大亚湾开发区再次位列榜首,意味着该区连续三年蝉联这一殊荣。

  6月2日上午,“走读百年惠州”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大亚湾科创园和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进行采访参观,我有幸作为市民代表跟随媒体记者们一道进行采访。

  我怀着无比激动、期待的心情,走进大亚湾科创园里“神秘”的在孵企业和“高大上”的研究院。在采访期间,我真实观看了企业的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操作流程,认识到初创型科创企业的一项研发成果从研发到成果面市,要历经许多艰辛。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十年来有着非常多的发明专利,为我市石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采访团还对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海波进行了采访,了解了研究院的发展现状及后期发展方向等。感谢惠州日报提供的这次近距离接触企业、研究院的采访机会,让我了解和收获了企业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大亚湾石化区什么时候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蕞大的石化产业基地?

  3.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的“云开工”日期是?

  4.目前大亚湾石化区炼油能力多少吨?

  5.至今(2021年)大亚湾石化区连续多少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头部?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刘豪伟 匡湘鄂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张艺明

  (本期知识问答正确答案依次为:A、C、A、B、B)

  指导:******惠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5月23日惠州大亚湾区科创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惠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99万元亩成交溢价率052%

2022年5月23日惠州大亚湾区科创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惠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99万元亩成交溢价率052%

  中指云网讯:2022年5月23日,广东省惠州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惠州大亚湾区科创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总价2635.87万元竞得GP2022-005地块,楼面价425元/㎡,溢价率0.52%。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GP2022-005地块,位于西区坪山河东侧,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17713.00㎡,建设用地面积17713.00㎡,容积率3....

3宗项目进入大亚湾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涉及多个领域

3宗项目进入大亚湾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涉及多个领域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日前,大亚湾区科创中心举行2021年度孵化项目(第二批)评审会,经过专家评审,共有3宗项目获专家推荐进入大亚湾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孵化。拟入驻项目涉及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本次评审会采取企业PPT路演+专家提问的形式进行,各项目负责人围绕项目研发方向、内容和关键技术以及市场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内容对各自项...

5月1日起惠州天安数码城科创生活示范区对外开放

5月1日起惠州天安数码城科创生活示范区对外开放

  5月1日起惠州天安数码城科创生活示范区对外开放今日惠州网 2022-05-06 09:27   惠州日报讯 (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郑涛)五月伊始,惠州天安数码城联合惠州市科普推广协会共同举办科普活动,以亲子研学的方式,邀请惠州40余位对科普有浓厚兴趣的小科普志愿者参与,感受数字科技、与机器人面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理解科学、读懂科技。...

「惠州文脉·聚焦」聚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惠州文脉·聚焦」聚焦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陈嵩霖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7月22日版面图   7月16日,2022年“创客广东”惠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下帷幕。“创客广东”大赛是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着力打造的“双创”品牌活动,惠州作...

「我为群众办实事」惠南科技园与科研人员手牵手、心连心为科技创新办实事

「我为群众办实事」惠南科技园与科研人员手牵手、心连心为科技创新办实事

  为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科研人员手牵手、心连心,为科技创新办实事,近日,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专利信息分析与导航项目分析成果发布会暨惠南科技园2021年企业知识产权表彰大会在惠南科技园召开,会上还进行了惠南科技园知识产权维护援助工作站和惠南科技园商标品牌培育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三级调研员麦丽芳,惠南科技园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唐巧明,市局、园区相关...

中山:临深新房住宅成交量下降

中山:临深新房住宅成交量下降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山:临深新房住宅成交量下降   中山临深片区包括:南朗镇、火炬开发区、东区、民众镇。   视点: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山位列TOP25   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山位列TOP25...

中科院(惠南)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基地

中科院(惠南)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基地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中科院(惠南)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基地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市惠城区金钟路19号水北工业区,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为地球全“绿”以赴我们这样做

为地球全“绿”以赴我们这样做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Planet vs. Plastics)。作为国内头部批加入碳排交易市场的企业,力合科创多年来通过积极开展运营塑料包装回收利用科普基地、环保绿色银行等项目助力“战塑”,并在绿色施工、绿色算力、氢能企业培育、垃圾分类等方面多措并举,为绿色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通产丽星打造的环保绿色银行实现了垃圾从源头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