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链主”带动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从2022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惠州不仅高度重视产业“硬实力”,也关注提升营商环境等“软实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有何重要意义?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南方日报: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有何重要意义?
林江:惠州是一个制造业城市,无论是石油化工还是电子信息,都是惠州工业的代表性产业。惠州要依托这两大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因此,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至关重要。
近年来,惠州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动工建设,对稳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发展新就克拿经济、新产业,不能只依靠一两个大项目,而是要打造战略性到币紫新兴产业链。比如石化产业,要发挥大项目、“链主”企业带动效应,不断做长做精石化产业链。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它与很多高新技术产业有关,要抓事拨住“链主”把产业串起来。
此外,惠州毗邻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规划建设“丰”字交通主框架,把大湾区和粤东粤北连接起来。在做好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惠州要推进基础设施等“硬件”的一体化,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软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林江:工业园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能够有效集聚产业,通过资源共享,带动关联产业,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具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科学规划布局。从市级层面科学系统、高起点规划工业园区的战略布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各县区之间形成差异化发展、形成良性竞争。二是谋求协同发展。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拓展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关系,与深圳、江门、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分工协作。三是改变招商模式。传统的“招商思路”,通常采用土地、税收优惠等措施,已很难跟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要贴近市场的需要,得悉企业要什么、缺什么,为它们提供服务,实施关键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
林江:在报告中,惠州将“营商环境”独立成章,并提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说明惠州意识到“软实力”的重要性。惠州要提升市场化、法治化、数字化的服务能力。具体来说,要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政府服务的优化升级,让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数字政府建设红利,增强企业在惠州发展的信心,蕞大限度发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聚集惠州,助推惠州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