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惠州统筹支持每个示范镇1000万元

admin6个月前 (09-27)惠州产业信息51

  近期落成的良井镇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指挥部。

  统筹支持每个镇1000万元,作为示范镇创建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南都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惠州正在举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镇“擂台赛”。

  蕞近召开的惠州全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工作交流会,对惠城区汝湖镇、惠阳区良井镇、惠东县白盆珠镇、博罗县柏塘镇和龙门县龙田镇5个头部批示范镇进行了中期评估。5位镇党委书记依次上台以PPT的形式,介绍各自在农村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方面的经验做法,经省、市级专家及市直、乡镇(街道)、媒体和金融保险等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的评审组综合打分。会上采取同样的方式,惠东县梁化镇和博罗县泰美镇入选为第二批示范镇创建名单。

  会议由惠州市副市长黎炳盛主持。惠州市委副书记杨朝晖在会上表示,全市64个主要涉农镇(街)要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因镇施策,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上再下更大功夫进行探索,同时在联农带农富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杨朝晖强调,头部批选出的5个示范镇要不辱使命,脚踏实地干出更好的成绩,刚遴选出来的第二批2个示范镇不要辜负期盼,真正创建出示范效应。同时,所有涉农镇(街)党(工)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勇挑重担,在乡村振兴中当好表率。同时,全市各职能部门要与各县(区)、镇(街)联手形成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并希望专家、金融保险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在专业、实践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惠州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会议透露,目前惠州市各示范镇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在“串珠成链、连点成片”上狠下功夫,整合连接生产基地、集散加工、农旅商贸等功能点,初步形成了包括丝苗米、甜玉米、茶叶等11个主导产业的示范带。

  在示范镇创建过程中,三产融合模式已现雏形。记者在会上获悉,各示范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锻长板、补弱项,初步探索出“种养+”“农旅+”等以各自优势产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模式。

  惠州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汇报交流和现场评比等,示范镇创建旨在积极探路子出经验,努力探索更多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加强宣传推广经验成果,引领带动全市农村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根据《惠州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工作方案(2021-2023年)》,统筹支持每个镇1000万元作为示范镇创建的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南都记者获悉,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把示范镇创建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编制有关实施细则和方案,规范示范镇建设及资金使用,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做强一产、做优二产、激活三产,以点带面,确保“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巩固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

  博罗县副县长李智表示,博罗县将依托示范镇的创建,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接下来,博罗县将会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柏塘镇和泰美镇的三产融合示范镇创建工作,并进一步落实以示范镇的创建推动全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体系建设。

  惠东县副县长曹慧也表示,惠东县将通过示范镇的创建平台,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组织领导+政策支撑+智力支持,同时实施规划引领+金融支持+持续运营。举全县之力,重点在土地规划、财政等政策上引导先行,借智借力科研院所、专家智库等专业技术和人才辅助,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

  到2025年,将打造30条综合示范带

  据博罗县柏塘镇党委书记陈湘介绍,为振兴茶叶产业,柏塘规划打造了一条约22公里的旅游示范线路,将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古迹游览、茶俗体验、茶艺观赏、茶商品购物等丰富多彩的茶旅体验串联成线,让游客既能赏茶山美景,也能品茶、购茶,形成了一条龙产业带,有效带旺了沿途乡村经济。

  “当前,惠州正在着力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示范镇创建工作,发挥出圩镇联城带乡的枢纽功能,探索“生产在农户、基地在乡村、加工在乡镇、增收在农民”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把圩镇真正建设成为乡村治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中心,实现“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发展,释放乡村经济乘数效应,走出有惠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南都记者获悉,惠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农业城市,拥有丝苗米、马铃薯、荔枝、南药、兰花、生猪、三黄胡须鸡、蜂蜜等诸多特色农业产业。在惠城区汝湖镇,当地正推动甜玉米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深加工,将玉米制作成为速冻玉米粒或玉米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响甜玉米品牌;惠阳区良井镇则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打造佳禾阳光田园综合体、六谷裕兴农业公园等农旅结合项目,丰富乡村游客的体验,延伸提升水稻、蔬菜等主导产业的价值链。

  按照“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原则,惠州注重产业导入,突出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蓝色海洋、田园风光、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等优势,通过串点成线、连线连片、示范引领,打造一系列集农业产业、乡村漫游、农旅观光、文化体验、特色风貌等为一体的旅游线条可持续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让乡愁有了载体,也让农村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惠州把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沿线圩镇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一体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线”和“四乱”整治、绿化美化、房屋外立面整治提升,全域提升沿线圩镇镇容镇貌水平,让更多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每逢周末,惠阳区良井镇矮光村游客络绎不绝,住民宿、摘水果、品农味、逛祠堂,乐趣十足。当地村民早已准备就绪,把农产品、特色小吃拿出来摆卖,很快销售一空。

  据良井镇党委书记黄文胜介绍,该镇凤悦·良井原乡旅游人数达10万人次/年,带动105名村民就近就业;佳禾阳光田园综合体成功打造佳禾米等本地品牌,2021年带动当地农户每户增收2500元;六谷裕兴现代农业园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500多人,示范带动周边1850户农户发展种植。

  梁化镇是广东省蔬菜专业镇,有惠东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镇内的伦信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排名全县头部,今年入选全国农业强镇创建名单。梁化镇党委书记谢智威介绍,该镇以蔬菜产业为主导,重点做强现代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禀赋,以农旅一体化为抓手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纵深发展。

  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更多公共资源和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配置,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等,加快城乡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健全新型乡村生活体系,激发农村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

  【免责声明】惠州土地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惠州土地网采编中心协调处理(或删除):电话,邮箱:。

  重磅!深圳都市圈范围有变,具体规划公布!福田南山宝安为核心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A股资本地图惠州篇:15家公司上市 市值逾四千亿

A股资本地图惠州篇:15家公司上市 市值逾四千亿

  2021年上半年惠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6.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8%,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5位,经济增速高居全省第2、全国第17位。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岸,西南与深圳、东莞相接,西北与广州市相连,是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粤东门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区位优势明显。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福建日报》头版报道 宁化: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

《福建日报》头版报道 宁化: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

  来源: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1-06-18 10:46 浏览量:   9日,地处宁化县的福建纳新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来自广东东莞的3吨混炼胶订单。据了解,这家企业目前每年可生产1.5万吨硅胶。   纳新硅业位于宁化华侨经济开发区,通过租用开发区厂房,4个月便实现投产,6个月达到上规条件。这是宁化县首...

向海图强看广东4:惠州寻找储能“蓝海”|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向海图强看广东4:惠州寻找储能“蓝海”|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原标题:向海图强看广东4:惠州寻找储能“蓝海”|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编者按】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蕞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向海图强看广东”深调研系列报道,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南沙为起点,沿着海岸线分别向西、向东出发,深入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

喜讯!惠州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

喜讯!惠州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

  惠州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日前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的通知》,惠州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试点示范时限自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此次全国共有72个城市(城区)入围试点,我省范围内与惠州一同入选的城市还有珠海、东莞、中山和肇庆。   2...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9月11日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9月11日

  @凤凰财经 全国头部个特别合作区,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初步方案已获广东省政府通过。深汕合作区管理建设工作或由深圳全面主导,人事权也划归深圳,但行政区划保持不变,仍由汕尾市管辖。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正式改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上述方案尚待广东省委批复。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特合区的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至2040年止,享有地级市...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9月11日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9月11日

  园区界的小伙伴周一早安!过去这个周末的园区大新闻都在这里了:   @凤凰财经 全国头部个特别合作区,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初步方案已获广东省政府通过。深汕合作区管理建设工作或由深圳全面主导,人事权也划归深圳,但行政区划保持不变,仍由汕尾市管辖。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正式改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上述方案尚待广东省委批复。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总面积...

大湾区招商故事:局长“半年在外跑项目”追赶地方引资新模式

大湾区招商故事:局长“半年在外跑项目”追赶地方引资新模式

  去年年初,江门高新区区长郑丹辉与投资促进中心的同事一起,从办公室驱车前往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家企业。彼时,路程耗费约一个半小时。   区长亲自上门招商,足见重视。但企业依然犹豫不决:深圳地价高,只能在周边才能实现建厂房的规划;但远迁江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确实让人打起“退堂鼓”。   郑丹辉等人此次前往是做足了功课的,从交通、成本、配套设施、人才吸引...

大竹县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组赴广东深圳、惠州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大竹县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组赴广东深圳、惠州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新年伊始,为贯彻落实大竹县委、县政府“8+5”产业链长制招商机制,落实全员自主招商决策部署,加速壮大该县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集群,2022年1月4日至7日,在大竹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喻志兰、大竹县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呈文的带领下,大竹县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组一行,依托大竹华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平台,赴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对新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豪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与华为公司有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