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两会进行时|数据告诉你惠州去年办理这些民生事实
在今天召开的惠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惠州市政府用心用情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医疗、政务、双拥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23年,惠州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4.6%。全面落实稳就业政策,建成就业驿站28个,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8.79万人。市退役军人培训(实训)基地获评首批省级示范基地,优军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830个、公办义务学位5.59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1862个,全面消除大班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超7%。
加快建设健康惠州,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重离子医学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红花湖院区基本建成。新增三甲医院1家、省健康县(区)2个,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实现“零的突破”。
3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部达标。持续繁荣文体事业,完成白马窑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建成中山公园府衙遗址展馆,罗浮山百草油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成功举办纪念东江纵队80周年系列活动,推出《1942穿越封锁线》等一批文艺作品。
打造59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增各类惠民体育场地100多片,惠州健儿获世界级赛事金牌8枚、亚洲级赛事金牌4枚。
累计发放救助资金6.4亿元,财政代缴困难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万多名、医保8.8万名。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0411套。
关爱“一老一小”,发放高龄津贴1.1亿元,建设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8家,新增长者饭堂(助餐点)73个;新增托育机构108家、托位9445个。
全市刑事治安警情下降8.2%。建成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实现智慧矫正中心县区全覆盖。
全面构建“一园两基地一阵地”法治宣传矩阵、“1+N”村居法律服务团队,探索出了基层治理新方式。
持续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在市场准入、办理建筑许可、促进市场竞争等领域实施90项改革举措,完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业务场景17个,打造“惠帮办2.0”服务体系。
压减或取消证明材料4505项。企业“直通车”平台受理诉求968宗、办结率95%。优化建设领域审批服务,完善“同城同标”审批服务体系,深入优化联合验收,推广实施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规划审批辅导和预审、工业类施工图审查容缺办理,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统一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
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全省第三,高质量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实施行政执法闭环监督新模式,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各民主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34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28件,办复率均为100%。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