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西部综合产业园“加速器”启动
8月13日下午,穿过大亚湾石化区巨大罐区和林立的钢管,记者来到位于大亚湾石化区一角的石化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目前已有艾利荣、莱佛士、君道、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产业化基地等8个项目进驻。”大亚湾区科创中心主任尹毅强指着这座总建筑面积达6650平方米的“加速器”说。
入驻这座“加速器”的项目,正是从大亚湾科创园孵化器“毕业”升级的企业,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亚湾“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加速成长+产业升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正逐步完善。
2011年,80后海归博士、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CEO叶伟平来到大亚湾科创园创业。今年6月,为了扩大生产,莱佛士搬进了“加速器”。“现在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该公司行政经理谢香兰介绍,“加速器”的建成,为该公司提供了2000余平方米的集实验室与生产区为一体的办公用房,让他们免去了寻找生产基地的烦恼。
尹毅强介绍,2014年11月投入使用的石化区“加速器”采用政府投资、企业运营的方式建设。“加速器”不仅为孵化企业提供了便利,目前还引进了大亚湾头部个 “”专家创业团队——— 香港科技大学弭永利教授领衔的惠州大亚湾艾利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大亚湾区今年7月启动了西部综合产业园“加速器”建设,采取租赁改造企业闲置厂房的模式,规划改造面积2万平方米。
“成果凸显。”提及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及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尹毅强介绍,今年6月,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广东省2015年头部批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成为省内唯一的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本月,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检测中心获CMA(中国计量认证)证书,标志着该检测中心建设运营取得实质性突破,可向社会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服务。
据统计,去年全区企业获国家、省科技项目立项8项,中海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创化工获得省科技奖二等奖。全区专利申请量1119件,增长35%,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二;每百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170件,是2010年的21.7倍。
大亚湾科创园(科创中心)申报国家级孵化器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力争9月底获得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 (省级孵化器)认定,年底完成国家级孵化器申报。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大亚湾加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7月,大亚湾区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相关实施意见的进程,提出要在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5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5%。围绕这一目标,大亚湾提出加大创新财政投入力度,2015年至2017年,区财政将投入不少于3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
事实上,一系列举措已紧锣密鼓实施。上月,该区财政设立了3000万元的创业投资基金;近期引导募集社会资本2亿元,将对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进行重点投资和扶持。“这些基金的设立,将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坚强后盾,更加激发企业发展的信心。”惠州市银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洪均博士坦言。
目前,大亚湾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浪潮下,提出顺势而为主动创造大亚湾众创空间的模式和标准。如以企业运营、政府扶持、合作共建的模式,与金百泽公司合作,在大亚湾投资创建大亚湾云创工场。
与此同时,该区计划在大亚湾创新大厦,采取PPP/众筹模式创新建设创客空间(孵化器),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创业平台。目前,创新大厦已引进的IBM智慧城市(华南)研究院及数据中心正在运营,数据中心、WIFI等设施也正在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