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把脉“制造业当家”广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云浮肇庆

admin8个月前 (09-27)惠州产业信息9

  制造业是广东产业的鲜明底色,也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日,为研究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了全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动。全省共成立14个调研组,由省内知名专家带头深入各地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广东如何以“制造业当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是调研重要命题之一。3月15至16日,广东工业大学原校长、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新带领由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工信部五所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等组成的调研团队,开启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行程,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把脉”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云浮样本”

  3月15日,调研组首站来到了云浮市新兴县的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事泰集团”),深入考察云浮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我们年可生产各种规格的不锈钢餐厨炊具、铝制餐厨锅具达2800万只、钢化玻璃盖1200万只,小家电500万只,能满足世界各地客户大规模的订单需要。”在万事泰生产车间,调研组的专家们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情况进行了细致询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万事泰集团主要从事不锈钢、铝合金餐厨炊具、厨房家居电器和智能整体厨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乃至全球蕞大的高端不锈钢餐厨炊具生产企业之一,集团年产值连续多年超过10亿元,年创税收7000多万元,年出口值连续多年超过1亿美元。

  随后,调研组与云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云浮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聚焦云浮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展开座谈研讨。

  云浮市工信局副局长罗爱民介绍,近年来,云浮市持续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作用,为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提供产业支撑。

  目前,云浮已形成绿色建材、金属智造、化工、生物医药产业、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轻工纺织、食品工业、汽车制造业等八大特色产业,并荣获中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中心、中国人造石之都、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硫化工产业发展基地等荣誉称号。

  座谈会现场讨论的内容不断深化、拓展,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调研组也深入了解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云浮市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云浮产业发展仍较依赖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人力、土地要素成本的升高,部分企业也受到成本端上涨和需求端不足‘两端挤压’,希望调研组的专家们为云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罗爱民坦言。

  在调研组专家看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云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调研组组长陈新在座谈会上表示,云浮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新技术赋能,以更大魄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新兴县作为中国不锈钢餐厨具制品基地,应该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平台承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什么是世界级集群?就是要引领全世界行业的发展。”陈新说。

  3月16日,调研团队前往肇庆制造业一线,探访了广东恒兴集团、瑞庆时代、小鹏汽车等企业,实地考察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肇庆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并与肇庆市工信局、科技局及肇庆高新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研讨。

  在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调研组深入预制菜企业研发基地、生产车间,详细了解预制菜产业链的布局发展情况。在肇庆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调研组参观了小鹏汽车肇庆工厂。

  通过打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实现产业集聚是肇庆近年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

  据介绍,近年来,肇庆依托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着力构建具有肇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大产业”方面,肇庆以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为引领,坚持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储能3大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预制菜2大特色产业,在“大平台”方面,肇庆坚持构建“1+1+N”园区发展新格局,2个“1”即肇庆高新区和992平方公里万亿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一批专业特色园区的建设为肇庆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平台空间。

  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全市集聚规上整车制造企业4家,企业70多家,初步形成了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电控、电线、轮胎、底盘、轻量化材料、传感器、照明、轮胎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条。

  座谈会现场,风华高科、小鹏汽车、广东蒸烩煮食品科技公司等企业出席并围绕肇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

  “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工业现代化,而这其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担当。”陈新说。

  接下来,调研组还将前往河源、惠州、东莞等地继续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广东制造业发展情况。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业务分类_惠州_工业_项目

业务分类_惠州_工业_项目

  1~2月工业投资总量跃居全省头部;规上工业增加值318.56亿元,增长11.6%,增速居珠三角头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8.1亿元,增长83%,增速居全省头部……   日前,1~2月惠州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出炉,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多项工业经济指标抢眼,显示惠州市经济正呈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亮点。   今年是...

中科院3院士为惠州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支招

中科院3院士为惠州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支招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成为当前科技热点。今后五年,惠州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如何抢抓“双碳”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12月8日上午,中科院三位院士韩布兴、张锁江、徐春明来到“惠州西湖科学讲坛”,以“聚焦双碳战略目标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分别作报告...

产业园分享:中南高科惠州惠城水口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

产业园分享:中南高科惠州惠城水口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

  中南高科·惠州惠城区水口镇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   【招商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下源村荔枝城工业区中南高科·高端电子信息创新园招商中心   【土地性质】:M1工业用地,国土50年产权,独立产权每层产权可分割。   【项目位置】:惠州惠城区水口镇下源村荔枝城工业区(政府新规划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区内)   独栋:3...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称,总体来看,芯片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3月1日,...

力争突破2000亿!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定下2025年工业总产值目标

力争突破2000亿!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定下2025年工业总产值目标

  近日,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主任邓力做客“在线访谈”论坛,围绕“立足国家级平台,打造智慧产业新城标杆”,与网友在线亿元   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惠州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部署要求,为实现惠州跨越发展目标,依托潼湖良好的区位与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的重大创新战略平台。目前,智慧区拥有惠州倾心打造“3+7”工业园区中的两大国家级园区(仲恺...

北站新城!惠州这里紧抓赣深高铁通车和1号公路建设

北站新城!惠州这里紧抓赣深高铁通车和1号公路建设

  “去年年底赣深高铁通车,惠州北站就在我们村附近;现在惠州1号公路又动工建设,将经过村里,可以解决我们村道拥堵问题。”目睹片区交通设施升级,小金口街道柏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惠平充满期待,“路通财通,这么高标准的配置,对我们村的发展来说是个大好消息。”   路通业兴。继赣深高铁通车、惠州北站投入使用后,如今,惠州1号公路(惠霞高速)全面启动建设,由北至南贯通...

千亿园区亿万产业惠州7大产业园区争先创优

千亿园区亿万产业惠州7大产业园区争先创优

  为此,惠州各个县区聚力建设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龙门大健康产业园、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如今进展如何,我们来看下:   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湾千亿产业园)划定范围涉及水口街道新民村、洛塘村、万年村、万卢村、下源村、张村村、上村村、联...

园区简介-惠州市商务局网站

园区简介-惠州市商务局网站

  “3+7”工业园区是惠州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作为“3+7”的“3”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自201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韩(惠州)产业园以来,惠州坚持把中韩(惠州)产业园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重大开放平台来打造,坚持聚焦园区核心区域建设,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化发展,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近一年来,产业园核心区域项目引进集聚落户、项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