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
德赛西威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聚焦“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战略定位,明确惠州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35年,电子信息产业跻身世界前列。
在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旭硝子显示玻璃(惠州)四期项目已经实现量产,一块块矿石原料在这里经过“千锤百炼”变成全球蕞大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原板玻璃;走进35公里外的九联科技惠州总部“鸿蒙生态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聪明的家”,科幻片里的智能家居场景从梦想走进了现实……
放眼整个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这正是其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的底气所在。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汽车电子、5G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代表之一。近年来,惠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去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5266亿元。今年,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4中国百强产业集群”,连续两年榜上有名。
立足当地的数字产业基础,《意见》明确,支持惠州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视频、5G及智能终端、新型电池、基础电子等优势产业提质升级,联合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新经济形态,数据正成为蕞关键的生产要素之一。抢占数字产业新赛道,如何脱颖而出?
惠州一手抓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一手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兴产业。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泰一科技”)是低空数字经济领域正在崛起的新势力。打开广州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平台,泰一科技生产的数据产品正在出售,既有城市道路范围数据、局部地块建筑物全景影像数据,也有森林变化分析数据、河湖水域环境污染数据产品。泰一科技董事长黄山介绍,作为广东首个低空行业数商,该公司数据产品去年交易额突破1.4亿元。
通过泰一科技,不难看出惠州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围绕惠州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意见》提出,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惠州重点面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招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我国“人形机器人头部股”优必选打造的多模态智能服务机器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级总部项目签约落户,为惠州数字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要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通过数字化转型让“老树”发“新枝”。
在艾比森东江智造中心,每条生产线都悬挂着数字看板,产量、直通率、抛料率等数据一目了然,实时监测生产情况并及时预警;在广东立冠科技,企业为服装生产行业提供个性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这是惠州支持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生动缩影。去年,惠州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今年,惠州计划推动超过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数字化转型。
立足打造国内一流数字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在《意见》中强调,惠州应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除了推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企业“数实融合”发展活力,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意见》还提出,支持惠州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全省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产业与应用提供算力支撑;支持和引导TCL、德赛等企业创建全连接工厂、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周勤:
《意见》提出,在惠州打造一流数字产业基地。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周勤认为,这将为惠州在产业集聚、创新驱动、技术革新、人才吸引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和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周勤介绍,目前惠州在数字产业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打造一流数字产业基地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比如,惠州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惠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可围绕数字产业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广州科学城等园区实现协同发展。
但是,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苏州工业园等国内领先的传统数字产业高地相比,惠州在科技、产业基础、人才等领域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惠州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科技创新型企业集聚效应较弱。其次,惠州数字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不够充分。第三,惠州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匮乏,难以吸引顶尖人才扎根。
因此,惠州应该抓住此次《意见》出台的机遇,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数字产业链的完善。同时,可借鉴深圳等地的人才计划加强人才储备战略。另外,广东省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出台有利于惠州数字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的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德赛西威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生产车间里,机械手臂有序挥舞,完成自动上下料;3D检测设备高效运作,实现高精度、全覆盖检测;立体仓库里,仓管员只要动动手指,机械设备便协同运作,快速准确地拣取、搬运、存储货物……在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的数字中心,透过数字看板大屏幕,所有生产画面、各项实时数据一览无余。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企业,德赛西威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移动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它从一家传统制造商成长为业内智能制造典范,离不开数字化转型。
自2015年宣布启动工业4.0实施战略规划以来,德赛西威已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供应链全环节的数智化管理。去年,其不仅成功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还获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获此评级的汽车电子企业。
“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是以数字化赋能公司提质增效,持续获得竞争力。”德赛西威数字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与2020年相比,企业人均产值提升30%以上,运营效率提升40%以上,单位耗能减少30%以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