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聚焦农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组织调研组深入镇村调研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推动脱落瓷片的教学楼外墙重新修整、发动代表捐款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补助……2024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惠州市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持续关注农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升基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惠州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古色古香的开放式书吧——“足下书屋”、高颜值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外墙经过修整焕然一新的教学楼……近年来,惠州市马庄小学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得到极大改善,校长李碧霞对此颇为感慨,“这得益于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长期关注和大力推动。”
据介绍,马庄小学此前是河南岸街道的一所村小,学校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薄弱,特别是学校的教学楼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瓷片脱落问题严重,教学楼电线老旧。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后,会同代表一起实地察看教学楼的现状,听取学校有关情况的汇报,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教育局沟通联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促使马庄小学教学楼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得到解决。
乡村学校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惠州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代表组成的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代表小组活动、校长座谈、走访家长等多种方式,深入19个镇村对惠州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在围绕惠州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的同时,惠州市人大常委会重点抓住代表和群众反映蕞多、蕞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有效推动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
如针对市专门学校部分学生经济困难问题,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动代表捐款3.6万元作为市专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补助;针对惠城区湖山小学厕所简陋、紧缺问题,组织代表积极撰写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促使惠城区政府及教育部门根据代表建议,将湖山小学厕所修建工作列入专项工作进行研究,圆满解决了问题;针对市特殊学校苗圃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惠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牵线搭桥、联系沟通的方式,获得惠州市林业局及林科所支持,推动苗圃建设问题顺利解决。
“我们坚持围绕中心,选准、选好年度工作重点,并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检查调研方式、多渠道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努力掌握了解较为全面的情况,切实推动相关工作落实。”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代表学习参会、参加实践活动、反映社情民意、联系常委会组成成员等四个方面认真做好代表服务保障工作,充分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一年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教科文卫三个专业代表小组共开展13次专题活动,召开6次专题座谈会,参加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类工作活动达160多人次。
惠州市人大代表林振琼在2024年参与了惠东教育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工作情况、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如针对惠东县九龙峰中心小学及下辖学校建设时间久远、基础配套设施建造较落后、存在破损情况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林振琼提出了《关于建设完善惠东县九龙峰中心小学及下辖学校配套设施的建议》,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惠东县九龙峰管委会将九龙峰中心小学及下辖学校列入2024年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年度计划,并采取措施逐步解决相关问题。
“人大代表不仅要提出建议,还要积极推动政策落实。”林振琼说,作为人大代表,要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跟踪建议的办理进度,确保政府能够及时回应并解决问题。
“2024年,我们在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安排下,围绕中心工作、民生实事,深入基层,调研和监督项目的落实情况,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惠州市人大代表方快发说,特别是在调研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组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一致认为政府应按照各地、各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部署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布局不合理的“麻雀学校”进行有序撤并整合,继续办好确需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让更多农村学生确实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