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圳7200多家产业园区该如何招商
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不明确性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下重点的标签,全球经济低迷,逆全球化现象出现。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产业发展迅速更迭,深圳同样遇到了发展瓶颈,深圳正在努力推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深圳的产业园而言,在新的时代变化下,遇到了四类核心挑战,下面分享的文章关注着产业园区招商发展痛点,并结合已有项目经验,提出了三大招商策略。
2016-2020年,深圳GDP增速持续下滑,从2016-2020年深圳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二产的占比逐年降低,相对三产产值占比加快提升,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2021年上半年,深圳GDP同比增长9.7%,首次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13.0%),整体经济失速。
从政府规划方向上来看,深圳市政府正在努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后,曾经外向型的产业发展策略难以符合当下的发展环境,在2020年以后,政府频繁印发了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行动计划,旨在快速构筑新兴产业优势,推动整体的产业转型。
总体来看,1、深圳产业转型迫在眉睫,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推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08.25亿元,增长24.4%;2、随着深莞惠物流成本逐渐下降,深圳辐射作用快速提升,深圳都市圈开始快速形成(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东莞和惠州高端制造业);3、部分深圳企业开始向多地区低成本领域转移,构筑深圳服务+外地生产模式(深圳服务/销售/研发+外地生产)。
深圳各类产业园多达7200多家,深圳75%规模以上企业和8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都集中在产业园区。具体来看,深圳经济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产业园带来了两类改变。
一是深圳的整体经济失速再次让产业载体变成非必要,非稀缺资源。深圳有高支付能力的企业迅速减少,曾经写字楼以及产业园的高租金、低空置率的时代已然不在,产业园或者写字楼的招租难、租金低、空置率高等现状频繁出现;二是深圳的产业转型和新型产业培育对产业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蕞核心问题是快速成长与发展,深圳产业园市场已经变为买方市场,哪一个产业载体能够为这些高成长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助力,哪一个产业载体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从深圳产业园的改变中,深圳产业园同样面临着四类挑战。即园区特色打造挑战、专业化转型挑战、精准招商挑战和持续运营挑战。
从招商来看,由于目前深圳产业园大多属于综合性园区,招商工作的开展而言也无异于大海捞针,对于面对中小企业招商工作中的陌拜宣传、广告投放、活动策划等形式均无法实现对区域和受众的精准招商选择,对优质规上企业及重点企业招商推动工作而言又缺乏核心谈判优势,导致在这个引商、招商、抢商的时代下难以获客。
对于产业园区的招商而言,我们一直在跟踪这个产业园招商难的关键需求,为典型园区从产业定位、产业规划到产品策划、招商策划和运营策划等多维度上的服务,致力于推动优质企业和优质园区的适配服务,为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2021年10月27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刘珊源院长参加一个活动时,在会上重点分享了《深圳产业园产业发展现状及招商策略研究分享》。结合招商特点,她分享了大数据时代下园区的三大招商策略。
(1)产业平台式的精准招商策略:学会借势区域发展战略、当地政府的个性优惠政策及园区所拥有的区位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搭建出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招商平台,建立招商项目数据库和智慧招商管理云平台。
(2)产业集群下的产业链式招商策略:从明确主导产业、强化服务、完善方案三方面着手。明确主导产业,即根据已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确定主导产业,突出自身特色,并且还要明确产业链延伸的方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强化服务,即打造个性化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招商服务体系。完善方案,即结合国家战略变化和当地市场、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链招商考核机制及措施,确保产业链招商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
(3)智慧平台下的滚动式招商策略:建立和维护产业园区和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的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