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惠州工业科技园区建设惠南新城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打造惠州工业科技园区 建设惠南新城
2009-03-31 13:53:32
广东惠州工业园区的前身是惠州数码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8日成立,是惠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重要举措,也是惠州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五大基地”中的数码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总体战略目标是打造“科技园区”、建设“惠南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该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己任,致力于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自2003年起,该园区已获得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惠州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广东省民营科技园”、“惠州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四块。
惠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七年的建设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在社会、经济、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企业培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园区一期已开发3.6平方公里,引进资金8.7亿美元,2期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首期启动1平方公里,现正在进行征地工作,下半年将进行“六通一平”工作,预计2009年开始招商。 园区引进了来自日本、韩国、新西兰、文莱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各类投资项目超过60个,预计项目投资金额约10亿美元,预计量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 目前,该园区形成了以移动通讯设备、汽车卫星导航定位仪、车载多媒体播放器、数字电视接受器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及光电电器产业群,和以机电一体化产品、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部品等为代表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群。 园区现有四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电电器产业、现代装备及汽车部件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移动通讯、数码视听产品、光电设备、汽车电子为主体的电子通讯产业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以汽车零部件、精密部件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成为园区机电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纳米合金材料、高能电池、LNG电力为主体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成为园区的有益补充。 该园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它们的产品主要有:车载数码音响、数字电视机顶盒、车载导航仪、GSM/GPRS数字移动电话机、电力预付费控制系统、无线远程抄表系统、医疗检测仪、镁铝合金新材料、FPC软式线路板等。另外,数字电视接收器、卫星导航定位仪、车载多媒体播放器、医疗检测仪、纳米合金材料等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专利技术产品日益增多。
举措 完善软硬环境吸引多方客商 重点扶持4家以上年产值分别突破10亿元的企业
为全面落实《纲要》以及全力“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该园区拟在2009~2011年实施“一五十”工程计划,“一五十”工程计划是指:园区计划重点扶持4家以上骨干企业,年工业产值分别尽快突破10亿元;重点培养5家以上成长较快的企业,分别促使其年工业产值超5亿元;扶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分别促使其年工业总产值超1亿元。“一五十”工程计划包括产值增加、科技创新和出口创新型企业、民营100强企业扶持计划。扶持措施有8个方面,包括为企业提供税务、工商、环保年审等政务服务,协助申办取消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协助企业组建产品研发机构;动员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协助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等;加强园区内部企业之间联系,逐步形成产业链;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落户、档案挂靠有关服务等。 通过市场开拓、金融服务、税务服务、科技服务、劳动社保服务等各种手段,培育一批有实力、高附加值、耗能低的高新科技主导的民营企业,借落实《纲要》之东风,加快核心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集群发展的科技型园区。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先行先试的重要基地,加快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全面开工,抢抓契机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 该园区非常重视硬件环境建设。管委会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推进园区道路、燃气管线、通信管线、“四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信息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园区土地基本实现了“八通一平”。随着嘉宇商业广场和泰普投资服务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大大加强。 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已经开工,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深圳-香港支干线经过增城到惠州,再延伸至深圳和香港特区。区内将建成天然气(LNG)气站一座,计划年供气量超过80000吨。远期将建设天然气门站一座,为惠城区和南部新城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清洁气源。 深能源丰达电力公司热电联供机组可以为园区供应热气,热度可达250℃,蕞小压力为6.0bar。甚至可以转化为冷气供应,既节能又环保。
打造 “三全服务”,促进服务升级
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抓住危中之机,变危机为转机,园区推出“三全服务”即“全面服务、全程服务、全员服务”,从项目考察到项目建成投产,园区的有关部门将提供项目立项、证件办理、规划报建、通关、税务、劳动社保等系列必要的服务。自觉做到为企业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优质服务,在服务观念上不会只停留在“帮企业办事”的意识上,而是主动协助企业切实解决疑难问题,为入园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完善客户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制定和完善《客户服务指南》,明确园区具体的服务项目、服务范围和明确办事的服务流程,健全客户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明确办理时限,限时办结,接受客户的监督。设立服务专线,有专人服务、专线沟通,为入园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建立客户投诉体系,及时处理反映园区企业和员工实际利益和困难的问题。完善《客户服务指南》和《公共管理规定》,进一步优化各服务部门的服务范围、服务流程和工作规范。进一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创新客户服务方式。建立新型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和信息化服务,特别是为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需求数据库,组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并协助园区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技术专利的评审与评估、项目专项资金申报等办公自动化的新型服务。 服务态度上:使用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礼貌待人,热情周到;服务时限上:认真执行,严格按规定时限办结各项业务;服务标准上:要求接待人员仪表整洁、举止文雅、精神饱满。服务纪律上:不准接受企业的礼品;不准让企业报销本单位或个人的费用;不准借故对应办理的事项拖延不办:违反程序、野蛮执法和执法不公。 管委会大力推行 “数字园区(E—PARK)建设,建立政企互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公共管理、电子商务等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目标。 此外,管委会还积极推进文明园区建设,按照“文明机关、文明企业、文明园区”的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科技园区。为了更好地做好园区工作,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确定了园区的基本发展理念。该园区要求全体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注意个人形象,维护园区公共形象和声誉,做一个文明园区人,并开展经常性的文化宣传和体育娱乐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全面规划,海陆空交通便利
园区周边海陆空交通设施密集,物流运输非常便利。 海运可以由惠州港、盐田港、葵涌港完成。惠州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海里。根据规划,惠州港作为广东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大型临海工业开发为依托的重要港口,将逐步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品、集装箱为主,兼顾其它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吞吐量在2020年将达到14230万吨。 陆路交通发达。高速公路有惠广、惠盐、惠河、深汕、还有规划建设中的惠深沿海、惠莞和惠大高速。一级公路有惠南大道,金山大道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中,对提升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地位和品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呈“A”字型,包括广深、广珠和中莞(小榄至虎门)。连接惠州的城际轨道交通有三条,包括广州-惠州、东莞-惠州、深圳-惠阳-大亚湾。惠州市内轨道交通线号线惠城-惠阳:惠州火车站-江北-惠城老区-三栋-惠州工业园-惠阳-惠州南火车站,是联系惠州市主要居住区、就业区、商业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市域组团快线号线惠阳-惠东。 空运主要依靠深圳、广州、香港以及惠州四个机场。 惠城-大亚湾产业带——— 以石化、数码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从惠城区至大亚湾畔,沿惠大高速、惠南大道南北延伸40多公里,也是惠州从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惠-大产业带是一个人口较疏、工业集中、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发展潜力巨大的黄金地带。
园区位于惠大高速公路两侧,北接惠城南部新城,南靠永湖镇,东临良井镇,西为三栋镇。规划控制总面积4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对园区市政设施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基础设施实现“八通一平”。区内交通网络主要有“四横四纵”:四横指惠莞高速、演达路、五环路、六环路;四纵指惠大高速、惠南大道、金山大道、永马大道。
形成 “一湖两片三区四园”的空间布局模式
园区主要基础设施有深能源丰达发电厂、都田变电站、天然气站、污水处理厂等。 园区按照 “一湖两片三区四园”的空间布局模式,规划有主导产业区、配套产业区、生活服务区和生态休闲区。 “一湖”指一个月亮湖。“二片”指在月亮湖的东西两个片区。“三区”指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东区主要分布在淡水河的东部,为配套产业区。中区主要指淡水河以西、惠大高速公路以东的区域,为主导产业区。西区主要指惠大高速公路以西、惠南大道以东的区域,为综合配套服务区。“四园”指四大主导产业园,即电子信息产业园、光电电器产业园、现代装备与汽车部件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 园区分期开发建设。首期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在淡水河以西、演达路两侧交通便利地段进行,包括有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二期规划开发淡水河东侧8平方公里的用地和莞惠高速以南2平方公里的用地;另外,结合南部新城的开发进行惠澳大道以西10平方公里商业用地的建设。
功能区规划主要包括含城市居住区、商务中心区、教育园区、体育中心区在内的生活服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指主导产业区,包括四大主题园区,配套产业区指小型加工区、物流区等,生态休闲区指以月亮湖为中心的区域。 园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排名前列阶段到2013年,园区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引进项目250个以上,形成450亿元的工业产值规模,人口达到5万人,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的科技园区。 第二阶段到2018年,工业园区完成“东进西联、南扩北拓”发展战略。在淡水河东边和园(
)区南面,增加工业园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引进高新科技企业300家,吸引资金30亿美元,形成约600亿元的工业产值规模。另外,结合惠州南部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向西北开发10平方公里的商业配套用地,引进投资项目100个,建设一批商业、住宅、文体、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 届时,惠州工业园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约20万人口,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产值超千亿元,集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科技新城,成为惠州南部的新亮点。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二手房满两年和不满两年有什么区别
买房位置怎么选 东、西、中间户哪个好?
毛坯房怎么验?如何正确验收毛坯房?
参观样板间不只看看,有哪些注意事项
公摊面积包括哪些?包含停车位吗?
你知道商品房交付哪里存在法律风险吗
安置房到底能不能买?有哪些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