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admin8个月前 (09-27)惠州产业信息37

  在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制造业当家”无疑是一个关键词。作为制造业大市,惠州的制造业既有雄厚的基础,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在今年的惠州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制造业当家”向企业发展释放强烈信号

  “当前,整个市场经济形势向好,我们通过不断拓宽产品边界,完善产品矩阵,重研发增强企业竞争力。”2月7日,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经营委员会副主席杨华表示,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强烈信号。

  作为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铂科磁材专注生产磁性材料。此前,该公司因市场需求增大需要扩建,在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后很快得到回应。他表示,公司将在芯片电感产品市场上闯出一条路,为惠州打造制造业强市贡献企业力量。

  同样感到充满信心的还有惠州市人大代表、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敬军,“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感觉在惠州,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冉敬军介绍,新年伊始,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公司所在的龙门县迅速召集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再一次让广大企业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中小企业(惠城)加速示范集聚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实现制造业当家,需要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有竞争力的企业作为支撑。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文辉认为,“”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重要力量,是经济增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更是惠州迈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惠州市有7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但这些企业产业布局分散,专业园区建设及相关的配套服务服务能力不足,未形成产业、人才等集聚辐射效应。且高端人才、产业应用型人才紧缺,部分项目落地难。

  因此,他建议聚焦东江湾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城)加速示范集聚区。可通过以整体配套条件较为成熟的惠城区沿东江产业带规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指标,制定“惠州市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城)集聚区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围绕软件信息、数字经济、汽车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以集群效应配套加快推进惠州市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以沿东江湾江北、汝湖片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示范集聚区、“中韩”产业惠城起步区、省级高新区。

  从四个方面力促“专精特新”企业大发展

  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还有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银保监分局局长张文丽。

  近年来,在惠州市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惠州金融业持续发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辖内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03.92亿元,同比增长122.54%。

  去年,张文丽开展了一项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专题调研,覆盖惠州市60%的“专精特新”企业样本。结果显示,惠州的“专精特新”企业尽管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包括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足、品牌“护城河”不深、人才资源基础较薄弱、企业融资存在供需错配。

  张文丽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专精特新”企业从“专”到“强”的发展。因此,建议从四个方面逐步破题。包括加强技术引导,增强技术基础;加强人才引进,做好人才支撑;加强品牌培育,提升企业影响力;健全融资体系,优化融资环境。

  以融资为例,应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培育力度,加强与证券交易所的沟通,着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可积极整合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发挥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增信”功能,为企业融资提供数据支撑和信用支持。并引导企业投资、天使投资等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拓展私募股权融资金额和轮次,全面发展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立足园区“主战场”,抓牢项目“牛鼻子”

  园区是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主战场,惠州市政协委员、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主任邓力表示,在全市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和“3+7”产业园区的背景下,坐拥两大国家级园区的仲恺高新区将坚持制造业当家战略,强化产业立区、项目为王,加快建设重大产业园区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邓力建议,接下来应该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项目扩量提质。今年仲恺高新区得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土地规模和用地指标向工业项目倾斜,“一地一策”保障土地供应,计划全年供应工业用地95宗、总面积7680亩。同时,对标松山湖高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国内先进园区,以亩产论英雄,着力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

  同时,要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强园区高端品质塑造。邓力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配套服务水平要相辅相成,只有高标准打造园区及周边配套,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项目建设,用心用情为企业做好服务,才能不断提升园区吸聚能力,让企业来了不后悔。

  创办大学科技园企业园区锻造高技能人才

  创新是头部动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如何锻造支撑制造业当家的高技能人才大军?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黄庆会认为,职业应成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开展技术创新。惠州应重点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人才“蓄水池”。

  目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已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为高质量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推进职教资源和产业资源深度融合,黄庆会建议创办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企业园区,搭建“政府+高职院校+高新区+龙头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示范标杆。

  此外,他认为还应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培养高技能人才。并推动高职院校和龙头企业全链条融合,协同开展核心技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于蕾卢慧乌天宇林文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博罗:土地“转”出去企业“请”进来

【乡村振兴】博罗:土地“转”出去企业“请”进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乡村振兴】博罗:土地“转”出去 企业“请”进来   在博罗县柏塘镇小洞村,一个高端民宿项目在加快推进。该项目的引进是小洞村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给乡村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成效。目前,作为柏塘镇三大试点村之一...

今天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迎来首批28家企业入园

今天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迎来首批28家企业入园

  10月11日,位于博罗县杨侨镇的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举行入园仪式,首批28家企业集体入园。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等出席仪式。   记者了解到,在首批集中入园的28家企业中,规上企业有16家、高新企业有8家,预计年产值将达18亿元。   据悉,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是博罗与万洋集团合作开发的科技型智慧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达到1000...

制造业当家!惠东今年安排89宗重点项目总投资逾2340亿元!

制造业当家!惠东今年安排89宗重点项目总投资逾2340亿元!

  今年以来,惠东县坚持制造业当家,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该县安排89宗重点项目,包括15宗投产项目、35宗续建项目、39宗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340.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89.1亿元;1~2月累计完成投资4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1~2月,惠东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工业投资24.4亿元,同比增长45.9%。   惠州...

剑指惠州首个“千亿区”惠城“市区一体”融深融湾开新局

剑指惠州首个“千亿区”惠城“市区一体”融深融湾开新局

  火力全开建项目,惠城在项目建设“进行曲”中按下一个个重音;纵“深”出击强招商,惠城在持续加强与深圳多方面合作交流中主动“融深融湾”……去年以来,这套“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组合拳”打出了“更高质量的实力惠城”的气势。数据显示,去年惠城区全区GDP达到972.61亿元,继续领跑各县区。   惠城区作为惠州的中心区,与市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市区...

县政府每周工作通报2020第47期

县政府每周工作通报2020第47期

   现将县政府领导12月7日至12月13日主要活动和12月14日至12月20日重点工作计划,汇总通报如下:    王亚珍同志上周主要活动及本周重点工作计划    1.参加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深化以案促改工作会议、2020年度汉中市县区和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述责述廉大会、全市学校及幼儿园建设项目工作会。...

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从脏乱的生活环境,到成为宜居宜游的“桃花源”……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下,惠州的乡村大地,在悄然间发生着巨大变化。   去年11月,惠州1县5镇55村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2023年,惠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由县主抓、主抓到县”,突出发展县域经济...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9月11日

园区早报:深汕特别合作区方案获通过;优客工场进驻雄安;中国企业500强揭榜 9月11日

  @凤凰财经 全国头部个特别合作区,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初步方案已获广东省政府通过。深汕合作区管理建设工作或由深圳全面主导,人事权也划归深圳,但行政区划保持不变,仍由汕尾市管辖。合作区调整为深圳全面主导,正式改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上述方案尚待广东省委批复。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特合区的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至2040年止,享有地级市...

园区概况|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简介

园区概况|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简介

  中韩(惠州)产业园是201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三个中韩产业园之一,也是目前广东省内经国务院批准的2个中外共建产业园之一,目标定位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新平台、中韩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先行示范区、全国对外开放发展新高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核心组团规划面积94.1平方公里,分为仲恺高新区高端产业合作区及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化工及海港保税区、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惠城区...